如今,在街头我们不难看到,很多高大雄伟的建筑物门前,都会矗立着一对威武的石狮子。而龙生墓园中也有很多形态各异的石狮子。为何石狮子会如此的流行,发展至今仍广泛应用于建筑物上?
探讨中国石狮艺术的起源,那就与狮子的传入有关。狮子原产于非洲、西亚和美洲,并非是我国本土产物。许慎《说文解字》并无“狮”字,古代将其音译为“师”。在我国历代文献中,最早出现狮子的记载是汉代班固撰写的《汉书·西域传》,文中记述了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之后,西域国家作为礼物传入中国的。于是,狮子才在古代中国出现,面对这如此庞大的猛兽,人们当然会不自觉地产生恐惧,但同时又觉得敬畏,狮子作为一种不一样的动物存在于人们的印象中。
还有一种说法是,我们看到的石狮其实是上古神话中的一种神兽——狻猊(Suān ní),龙的九子之一。狻猊形如狮,喜烟好坐,一般出现在香炉上,随之吞烟吐雾。不少专家认为狻猊应是狮子的古称,是狮子传到中国之后很快融入中华文化的产物。也有不少人认为,狻猊不是狮子。但谁也不可能见过狻猊啊,于是只好想象成狮子。
而说起石狮子造像,最初出现于汉代帝王、贵族官僚陵墓前神道两旁具有护卫的石刻群中,并由此传袭,经由魏晋南北朝、唐,至宋代以后渐入民间,使用也日趋广泛。此间,石狮艺术受思想观念、时代精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,造型不断发生变化,但是到了明清,石狮的造型开始稳定,并趋近程式化。石狮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,除了呈现强烈的民间性以外,其内容所体现的伦理、宗教、民俗意蕴美与所蕴含的线条、形制、动态的韵律美,构成了东方艺术独特的美学价值。